
新桂阳8月6日讯(记者 廖诗卉 黄磊 实习记者 谢诗瑶)建设高标准农田,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。近年来,我县累计建成4.4万亩高标准农田,让许多昔日的低效田变成了“旱能灌、涝能排、水土留得住、农机能进出”的致富田,也让农户们的饭碗“越端越稳”。
眼下正值中稻孕穗期,在莲塘镇青松村的高标准农田区,长长的排水沟纵横交错,平整的机耕道穿插田间,勾勒出一幅水稻丰茂,绿意盎然的田园画卷。然而,一年前,这片良田还是一方瘠土。
去年11月,青松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式动工。项目建设包括土地平整、灌溉与排水、田间道路、机耕桥、拦河坝等一系列工程。总投资200余万元,完成土壤改良400余亩。
彭建军是村里的种粮大户。过去由于灌溉困难,加上机耕路坑坑洼洼,一年下来,种稻费心费力,产量却不高。现在,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原本坑洼不平的土路“改头换面”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,一亩稻田的人力成本节省了40%,产量也提高了25%。今年他将自己承包的稻田扩增到了110亩。
农田建设好了,产业兴起了,群众增收路子也拓宽了。现如今,全村共有50户近100名贫困户靠着高标准农田脱了贫。
和青松村一样,舂陵江镇社下村地势较高,距离水库远,禾苗生长历来只能“看天吃饭”。原有的几口小山塘没有护坡,留不住水。每逢干旱季节,村民都需要排队给庄稼浇水。去年底,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以来,施工方根据村里的自然地理条件整合了附近的4座小山塘,修堤坝,引水渠,让昔日的“望天田”变成了“高产田”。
目前,我县共投入中央及地方资金7080万元,完成8个乡镇25个行政村的4.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。预计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45万公斤,新增种植业总产值850余万元,让项目区5万余人口受益。
责编:刘艳萍
来源:桂阳县融媒体中心
桂阳县樟市镇秸秆归田变沃土
四里镇:“三向发力”推进素质培训,综合赋能锻造过硬队伍
我县开展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
桂阳县桥市乡:“三训提质”激活乡村振兴“头雁”动能
我县开展2025年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活动
桂阳大道绿化工程启动建设
深入推进“六大新行动” 全面实施“七大攻坚”丨塔背路建设提速攻坚 预计12月实现全线贯通
警民携手20小时生命接力 安全救回九旬走失老人
下载APP
分享到